日前,网传软银试图出售 ARM,或试图让 ARM 在美国上市。
之所以如此,主要有两个原因:
一是因为孙正义投资失败。孙正义近年的投资手笔过于阔绰,虽然不乏慧眼识珠,但亏得一沓糊涂的投资更多。以孙正义在 2017 年成立的愿景基金来说,愿景基金一期规模高达 1000 亿美元,在之后的三年里共投资了 88 家公司,总价值为 696 亿美元。其中,一半左右的资产投资于 7 家公司,其中三家是网约车公司,一家是酒店业务,还有共享办公空间提供商 WeWork。从结果上看,上述投资并不明智,在一个财年里,Uber 损失 52 亿美元,WeWork 损失 46 亿美元,其他投资损失 75 亿美元。根据日本软银发布的 2019 财年财报,2019 财年营业亏损达到 1.4 万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 929 亿元)。正是因为投资损失巨大,前不久,软银出售了价值 22 亿美元阿里股份用来填坑。本次软银意图出售 ARM,也是希望用 ARM 来填坑。
二是 ARM 的投资回报比不高。由于软银收购 ARM 的时候以 2155 亿元人民币(溢价 43%)收购,而 ARM 公司体量有限,虽然用利润 / 员工数的比值非常可观,但从绝对营业收入和总利润来说无法与英特尔相比,而且 ARM 卖授权的商业模式属于细水长流这种类型的,这使得软银的投资需要至少 60 年才能收回成本。但现在软银显然无法等这么久,将 ARM 出售,或是在美国上市都是软银急于套现的表现。
对于收购 ARM,韩国时报报道,三星必须加入购并竞赛。也有外媒报道苹果是 ARM 的潜在买家。而且苹果和三星都非常有钱,具备收购 ARM 的财力。不过,目前为止,三星和苹果都没有公开表态愿意收购。
由于 ARM 卖授权的商业模式,三星、苹果这类巨头收购 ARM 对 ARM 来说并非好事。因为 ARM 之所以能够被苹果、三星、H 等大厂青睐,主要就是因为 ARM 相对于这些大厂而言处于一个比较中立的位置。一旦 ARM 成为三星或苹果的全资子公司,那么,其他厂商必然会有所忧虑,必然会找备胎,比如选择 RISC-V,这样反而会使 ARM 从一个比较开放的商业模式,走向相对封闭的商业模式。因此,对于 ARM 自身的发展而言,最好是被非 ICT 行业的资本财团收购比较合适。
就中国而言,能够收购 ARM 当然是好事,但这种事情想都不用想。早在数年前,欧美就对中资收购西方科技公司高度警惕,比如当年收购德国爱斯强公司,就被奥巴马动用总统特权否决,收购莱迪斯也无疾而终,紫光全球收购也是阻力重重,最后也是选择挖人组建团队自主研发。此前,中资基金收购 Imagination 时,也是把 MIPS 剥离出售给美国公司 Wave computer。
从实践上看,连逐渐走下坡路的 MIPS 都无法全资收购,如今在移动端如日中天的 ARM 就更没有可能买的到了。
7 月 15 日,路透社援引 4 位知情人士的说法,称 ARM 决定提升部分客户的授权费用,将使一些客户的整体授权成本提升到 4 倍。
铁流认为,就 ARM 自身的意愿来看,显然是更希望维护过去长期以来的商业模式的,ARM 如今这种提升授权费的做法,很可能是软银施压的结果。软银在暂时找不到接盘侠,又没能在美国上市的情况下,希望 ARM 能够成为现金奶牛,授权费提升 4 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对于软银和 ARM 的这些做法,国内必须高度关注。因为国内一些 CPU 公司也是购买了 ARM 授权。
最近,日本政府拿出 574 亿日元补贴,着手将工厂迁出中国。目前,已经有 57 家日本企业准备撤离中国市场,其中,有 30 多家企业决定将生产转移到越南、缅甸、泰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。这说明日本是和美国保持一致步调的,我们不能对日本企业抱过高的期待。